②体力、脑力多处于医生群体中的“中上水平”:当医生不仅是个脑力活,更是一个体力活。副主任医生年龄范围多在30-50岁之间,比下经验丰富,水平更高;比上体力充沛,思维活跃,更适合在临床工作。
5.年轻女医生治疗效果或更好
这一点可能颠覆了你的认知,但却有科学根据。多项发表在英美顶级期刊、涉及超过200万名患者的数据研究显示:年轻女医生治疗效果或更好。如一项发表在JAMA(美国医学协会杂志)的研究通过对158万例内科住院患者的分析,发现对于同等难度的病例,由女医生治疗的患者入院30天死亡率比男医生低了0.42%,再入院率则低了 0.55%。看似细微的差别,却可能因此每年额外拯救至少3.2万名患者。
究其原因,科研人员认为,相对男医生来说,女医生的沟通能力更强、耐心更足,更能清晰地了解患者病情从而进行制订个性化诊疗方案。另外,女医生或许会更细心,更愿意遵循治疗指南,降低出错率。

当然,以上因素只是从普遍性角度进行分析,具体情况还得因人而异,但若一个医生能做好这几点,那ta基本可以算上一个“好医生”了。总而言之,判断一个医生好坏,大家可以根据上述多方面综合考虑,再做决定。
很多人都存在这种误解,觉得贵的就是好的。可事实并非如此,看病治疗,只有最适合自己的方案才是最好的,而不是以贵还是便宜来判断,所以不要用外在经济条件引导医生的治疗。
网上信息过于杂乱,很多发表观点的人并不是专业的医生,对疾病的认识也是一知半解,如果盲目轻信,很有可能人财两失。所以,你既然决定选择专业医师看诊,那就相信眼前人吧!
每个人的具体情况都不一样,治疗的效果自然也不一样,比如同样得肺癌,有的人病症较轻、身体素质好、心态也好,那自然治疗的效果就会比较好;而有的人如果情况相反,那治疗效果自然就比较差。所以,因存在个体差异,所以盲目对比没有意义,尽早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,积极配合才是关键。

总结:看病时想要选择一个靠谱的医生,不要单凭年龄、头衔、排名等某一要素去选择,这样选择的结果往往不能达到你的需求,切记,综合多项因素才能做出相对好的选择!
参考资料:
[1]《实用到爆!看医生时一定要掌握这8个沟通技巧》.人民健康网.2018-04-26
[2]《看病找什么样的医生靠谱?这几个“软指标”帮你识别》.生命时报.2018-11-13
[3]《找医生看病,这些话要慎重!》.华医网.2018-10-13
未经作者允许授权,禁止转载
文章来源:《实用医学杂志》 网址: http://www.syyxzzzz.cn/zonghexinwen/2021/1130/386.html
实用医学杂志投稿 | 实用医学杂志编辑部| 实用医学杂志版面费 | 实用医学杂志论文发表 | 实用医学杂志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实用医学杂志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